close
威尼斯是一個很熟悉的都市( 大航海時代4),可惜還沒有親自造訪...
記憶中,威尼斯影展,或是馬可波羅,印象中覺得浪漫...
地圖與海景示意圖...交通工具幾乎都是船艇接駁
基維百科介紹,地理與歷史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8%81%E5%B0%BC%E6%96%AF

會注意到威尼斯是因為身旁朋友,前往參訪了53屆威尼斯雙年展,引起了我的興趣

展期6/4-11/22,將近5個半月,吸引了全世界各地藝術人士,前往「朝聖」,
聽說當地旅館早就被預訂光了。

下圖說明:親臨威尼斯的第一印象,水都之城,建築物都是古色古香。(拍攝者:生活牧客小巧子 )


下圖說明:幽靜的船影水光,威尼斯ㄧ角。(拍攝者:生活牧客小巧子 )


基維百科,
"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"
今年2009年是

53r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5%A8%81%E5%B0%BC%E6%96%AF%E5%8F%8C%E5%B9%B4%E5%B1%95&variant=zh-tw

下圖說明:利用衛星地圖找到威尼斯的海島全貌,點下面網址,自行點+/-作縮放
衛星地圖網址:http://ny.art-radar.com/events/location.php?idelemento=9716




已有逾百年歷史之威尼斯雙年展(其美術雙年展始於1895年,建築展始於1990年),
因正式國家館主展覽場展區空間有限,後期方參展之國家僅能在正式展區外自覓場地,
形成會外平行展。
參展的方式有三種,「國家館」,會外「平行展」,「個人館」。
今年大會主題「製造世界」(Making Worlds),
總策展人畢爾包曼(Daniel Birnbaum)特別選定這個主題,
他說:「藝術不只是一件物體,也不只是一件商品,它還表達了對世界的憧憬。
如果以認真的態度看待藝術,那也是一種『製造世界』的方式。....在紙上
畫下的幾筆符號、一張沒有被碰過的畫布,或是一件巨大的裝置,
都可視為製造世界的不同方式。」



平行展/個人館Collateral Events
http://www.labiennale.org/en/art/exhibition/collateral_events/events.html

國家館National Participations53r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
http://www.labiennale.org/en/art/exhibition/participations/participations.html


這是媒體的報導,奇怪只有自由時報關心這個國際活動?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615/78/1l9q8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609/78/1kx8c.html

威尼斯雙年展官方網站為了讓你身歷其境..找了幾個網址..
http://www.labiennale.org/en/art/exhibition/en/76441.1.html

單數年(2009年)為美術雙年展,偶數年為建築雙年展,台灣是在1995後首度參展,
屬於會外館。這
是全球性文化盛會,台灣自然不能缺席,
只是威尼斯雙年展大會對於參展條件,有一定的嚴苛條件,

不是想要去參展,就能參展,更何況當地水都空間有限。

建築展,更是要簽約,1995台灣租下位於威尼斯地標景點「聖馬可廣場」旁的
「普里奇歐尼宮」,
文建會在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間,
每年都要爲展出重新與普里奇歐尼宮簽租約,漲幅約在5%上下。

TAIWAN館
網址可參考:http://universes-in-universe.org/eng/bien/venice_biennale/2009/tour/taiwan

今年有38個行館,除了「國家館」,其中有13個個人館確定為個展所有藝術家最後的夢想,應該就是能在威尼斯雙年展自己開個「平行展個人館」舉辦個展吧? 今年這13個個人館媒材分別是

油畫: 2 (包括the Taiwanese artist Lee Sun-Don )

攝影: 1

雕像: 3 (包括另一位台灣藝術家楊茂林)

裝置藝術: 6

概念藝術: 1

政府單位投入大量資金,目的就是帶給台灣藝文界的國際能見度和藝文界的成長效益。
這點,個人存在極大的質疑,但我的觀點並非與自由時報所評相同,
因為該報重點在於報導「參展國」的有沒有,

個人覺得...台灣參展太..政治了,還不如台北當代館推薦的藝術家楊茂林,

在教堂裡辦一個個展,「婆娑之廟──台灣製造」來得直接表明。
另外,台灣還有一位藝術家在當地有獨立個人館自行參展,
都沒有靠政府的幫忙,
我嚇一跳,這非同小可啊,媒體竟然都沒在報導,我翻遍幾個大報,
這種台灣之光,在藝術領域國際舞台上大放光采,
在最最最自負的歐洲藝術源起之地,義大利的威尼斯啊,
媒體竟然都沒在報導

只找到網路媒體的報導,亞洲第一人,the Taiwanese artist Lee Sun-Don,
「個人館」主題是" Create & Change: Internal = External, 1 = ∞ "
呃....看不太懂題目,
創造&變化,對應於  內在=外在,1就是無限,暫時這樣翻譯吧,
現場即席創作的「立體布雕金剛經」,畫用色大膽、禪味很濃,圖騰與禪意結合
,顛覆傳統,非常前衛 !!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614/17/1l8xk.html
中央日報網路報導得較詳細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/cdnews_site/docDetail.jsp?coluid=121&docid=100650959



寫這篇,是為了呼籲大家重視,重視台灣的文化藝術資產,
政府當局太混了啊,
藝術這種東西,如果能夠登上國際舞台,
就像棒球,王建民,我們都是要支持的啊,
台灣最美,希望相隨啦,

請大家多幫忙宣傳,
相信,歷史會改寫固執的文建會、或是北美館的藝術偏執狂,
台灣拼外交 ?,不反對,但,心力也要放在文化藝術的紮根上,
要不然,人家來台灣玩,來台灣觀光,要看啥 ?
然後,藝術市場上,台灣的藝術家作品,怎樣走上國際,
買家通通去買大陸的藝術家作品,收藏大陸藝術家的作品,
那台灣的未來,呃...台灣藝術家的未來...只有餓死,還不見得出名 !

圖片候補嘿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mos235 的頭像
    samos235

    samos235的部落格

    samos2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